电子信息

生物医药

航天航空

新材料

新能源与节能

资源与环境

先进制造

碳达峰 碳中和

其他

全部

意向投入金额: ¥16,000,000

近年来,光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迅速增长,装机量不断增加。2023年我国累计装机608GW,全球累计装机1.42TW。然而,随着光伏发电日益普及和规模化应用,早期安装的光伏电站中,已有相当一部分组件达到“退役”周期全球到2025年预计将产生15-27GW待回收组件,到2050年可产生约800-1000GW待回收组件。但由于退役光伏组件中的铅、锑、镉等有毒、有害物质具有较高的浸出毒性,回收处理不当,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会导致士壤和水源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如何合理、有效规范地回收处理,已经成为行业亟须解决的问题。基于自主专利技术,创新性地提出“可移动式拆卸”和“绿色溶剂分解”相结合的回收方案,极大地提高了回收效率,降低了回收成本,实现了退役光伏组件物质高水平低碳节能分离。现迫切找寻顶尖专家团队研发一套“可移动式”物理拆卸设备。 需具备以下创新点:1、集成度高:利用AI图像识别技术实现边框、接线盒同一工位拆卸,图像识别成功率不低于95%。2、兼容性强:因采用物理碾磨方法,能够接受各种尺寸、损坏程度的退役组件。3、剥离精度高:创新的研工艺辅以精细化设备实现玻璃去除精度达到0.1毫米。4、就近作业:设备需精细化,可集成到一个集装箱,实现退役组件就近“减重”(减重至少80%),退役组件在项目现场减重至13%后再集中到工厂统一降解处理。极大地降低运输成本,规避投资风险。

技术领域: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

需求类型:关键技术研发

所属地区: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意向投入金额: ¥15,000,000

现状: 目前公司主营业务为海上风电新能源高端装备零部件,主要包括海上风电机组轮毂、弯头偏航支座等。是一家专业研发、制造。8MW以上风电轮毂等海上风电高端零部件产品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公司拥有生产直径15米以下超大型铸件智能化生产线3条,超大型精密加工、涂装生产线2条;具年产8MW以上成品风电轮毂15万吨的生产能力。 需解决问题: 针对超大型铸件的去毛刺及打磨全部采用人工方式处理,工人工作环境比较差及生产效率低。目前公司也尝试过采用机器臂的方式来实现大型铸件自动打磨,但是效果不好,打磨出来的产品达不到要求。 达到的指标: 完成大型、复杂结构铸造件的无人化智能打磨新产品研发。

技术领域: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需求类型:关键技术研发

所属地区: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意向投入金额: ¥15,000,000

现状: 传统散热扇产线依赖人工检测与经验排产,故障诊断准确率低(<80%)、换型效率低下(耗时≥2小时),且数据孤岛问题严重。 需解决问题: 需突破多模态数据融合、高精度数字孪生建模、工业协议异构互通等难题,实现设备预测性维护与柔性生产。 达到的指标: 故障诊断准确率≥95%,预警提前4小时 数字孪生建模误差≤0.5mm,换型时间缩短30% 全产线设备联网率≥95%,数据贯通延迟≤30秒

技术领域: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需求类型:关键技术研发

所属地区: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意向投入金额: ¥10,000,000

【精准描述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预期达到的成熟度、成本等指标,以及工艺、设备、方法等技术水平】 1.解决360mm\460mm连铸板坯的中心偏析、内部裂纹2.解决特厚板坯的表面质量3.解决厚板的边部裂纹4.优化成分设计,解决中心1/2、1/4的性能和探伤缺陷5.优化热处理工艺,解决140mm以上Nb\V\Ti微合金钢的低温冲击性能不合。 【描述已经开展的工作、所处阶段、投入资金和人力、仪器设备、生产条件】 1.已有成熟的洁净钢生产技术2.已和中冶京诚合作完成对板坯铸坯的理论基础工作3.具备完整的检测手段4.生产设备系统已调试正常5.中厚板生产工艺设备目前国内最先进6.拥有较好的生产研发队伍。

技术领域:先进制造与自动化,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

需求类型:关键技术研发

所属地区: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意向投入金额: ¥10,000,000

1.针对非预期工况变化,如变形、错边、间隙等,焊接机器人难以 “自适应” 动态调整焊接顺序。 2.焊接过程中调整响应较慢、效果欠佳。 3.视觉跟踪易受弧光干扰,存在视觉 “死角” 和跟踪 “盲区”。 对焊接坡口适应性较差,自适应规划焊道及调整工艺参数尚显不足。

技术领域:先进制造与自动化,安全生产技术

需求类型:关键技术研发

所属地区: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精准描述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预期达到的成熟度、成本等指标,以及工艺、设备、方法等技术水平】 (1)压铸模具钢的成分优化及工艺流程优化; (3)冶炼工艺关键技术控制研究; (4)组织均匀化工艺研究; (5)大型模块钢锭均匀化及锻造工艺研究; (6)热作模具钢的组织超细化及球化退火工艺研究; 预期指标如下: (1)纯净度:S≤0.003%;P≤0.015%;O≤15ppm;N≤70ppm;H≤1.5ppm (2)非金属夹杂物: A类≤0.5级,B类≤1.0级,C类≤0.5级,D类≤1.0级;电渣类均按照≤0.5级。 (3)中心疏松和锭型偏析按GB/T1299检验评级,≤1.0为合格。 (4)退火组织按NADCA#207-2018标准评级,符合可接受标准要求;其中对于H13钢 直径≤400mm或厚度≤400mm,应不高于AS4;直径> 400mm或厚度>400mm,应不高于AS6。 (5)带状组织按NADCA#207-2018标准评级,应满足NADCA#229-2016带状偏析评级图SB1~SB4级别或符合可接受标准要求; (6)冲击韧性:按照NADCA#207-2018标准取样,热处理硬度:44-46 HRC。无缺口冲击试验按NADCA 1990标准进行。(7)液析碳化物:在带状组织试样上观察液析碳化物,原则上整个观察面应观察不到液析碳化物,若存在液析碳化物,其尺寸不大于5μm视为合格。

技术领域:先进制造与自动化,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

需求类型:关键技术研发

所属地区: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意向投入金额: ¥10,000,000

"1、希望解决的主要技术:复杂空间构型下±0.1mm级定位精度、多机协同作业智能调度、工艺知识数字化建模、人机混合环境安全控制。 技术指标:定位精度±0.1mm(静态)/±0.3mm(动态)、支持逆向建模与模型导入、支持智能焊接工艺匹配与人工干预调整工艺、危险区域警报装置。; 2、现有基础:工序设计和应用场景已具备,相关焊接工艺已论证。"

技术领域: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技术

需求类型:关键技术研发

所属地区: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意向投入金额: ¥10,000,000

1、铁路防洪巡检机器人实现在铁路路基外侧进行巡检与作业; 2、通过采用 AI 视觉识别技术、采用 “人机共检”预警模式、数据融合等能力实现灾害识别与预警需求 3、通过无线接入铁路专用调度网络或利用现有通信设施,实现高效的报警信息传递,降低机器人因传递信息而直接靠近轨道带来的风险,优先满足 “快速实现稳定可靠的报警信息传递功能” 4、突出巡检机器人 “季节性部署” 的灵活性优势,规避大规模固定基础设施投入,降低整体成本,同时满足铁路防洪巡检的实际需求。

技术领域: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需求类型:关键技术研发

所属地区: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意向投入金额: ¥6,000,000

1、希望解决的主要技术:针对复杂环境下目标侦察效率低的问题,突破复杂场景目标威胁评估等关键技术,开展实际样机典型场景下的考核验证试验,实现侦察装备对复杂环境的快速适应,有效提升观察效率。 2、需求提出背景及主要应用领域方向:目前的侦察装备主要采用传统侦察方式,在目标确认和毁伤评估环节缺乏专业支撑装备,主要依靠引导员主观判断来完成。受环境复杂度,天候气象,人眼分辨极限阈值甚至人员身心状况等因素,打击目标的确认和打击效果判断有可能会出现滞后或错误的情况,严重制约整体效果。采用数据挖掘和深度学习、多属性决策和综合评估,能够自动发现可疑目标并根据目标状态给出威胁等级的推测,辅助人员做出更加快速准确的判断,以便做出快速的决策。 国内多个高校和企业均开展了相关研究,能够满足初步的自主识别和简单分类需求,并未完全实现复杂场景下稳定的侦察、评估能力。在快速发展的硬件算力和软件逻辑的支持下,现代侦测装备应具备自动发现目标、评估威胁等级并核查打击效果的能力,以便作战人员做出快速的决策,可应用于各类无人侦察装备具有较好的社会、军事效益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3、技术难点:随着假想冲突范围的扩大,除了自然物体、也存在人造伪装的干扰,需要高效完成对威胁目标的发现、识别和评估,为下一步行动计划制定提供快速的信息参考。 该需求的难点为,解决低观测视角小微尺度目标可靠检测,综合考虑多层级威胁建立科学的目标威胁等级评估体系,通过精准特征分析实现毁伤程度精确评估等。 4、对主要技术指标、成本、周期等有关要求:使样机具备对车辆、人员目标的自动识别能力,能够对识别目标的威胁等级和毁伤程度进行评估,并实现数据可视化;在复杂场景下,对车辆目标(4.6米x2.3 米)的自动识别距离不小于2千米,识别概率优于90%;威胁等级评估体系分级不小于三级评估准确率优于 80%。

技术领域:先进制造与自动化,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高档数控装备与数控加工技术

需求类型:关键技术研发

所属地区: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意向投入金额: ¥5,000,000

1.希望解决的主要技术:开发可移动的机械手,实现再生短纤熔体过滤器自动切换。 2.需求提出背景及主要应用领域方向:再生短纤领域由于原料成份比较复杂,熔体过滤器的切换周期很短(约3~4小时切换一次),工作环境差、人工成本高、安全风险大。目前,行业者均采用低素质人工手动切换的方式。该技术开发可为相关企业节约大量人工成本,提高切换可靠性,降低切换安全风险。 3.技术难点:主要是从事自动控制的人不了解现场流程,需要不同专业人员联合攻关。难点是自动定位、自动拆解和自动组装。 4.对主要技术指标、成本、周期等有关要求:主要指标是切换成功率100%。每套自动切换装置至少为企业节约人工12人。 5.其他关联服务需求:高校或相关企业技术支持。

技术领域: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

需求类型:关键技术研发

所属地区: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共 368 条
  • 1
  • 2
  • 3
  • 37
  •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