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日报》报道,9月3日下午,江苏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做好当前经济工作,安排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江苏省省长许昆林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要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发挥江苏产业基础、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优势,抓紧谋划、前瞻布局具身智能产业,加快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数据采集训练中心等平台建设,推动整机和关键部件企业做优做强,探索工业制造、特种环境、民生服务等场景推广应用,推动具身智能产业链、政策生态与技术创新同频共振,聚力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
“观江东”注意到,此前不久,8月28日,江苏省政府党组会议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围绕“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未来”主题开展学习。许昆林强调:
要充分发挥江苏产业基础扎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市场规模巨大等优势,聚焦大模型构建、数据产业、赋能新型工业化、具身智能等领域找准生态位、锚定发力点。
要不断加大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加强关键技术攻关与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健全跨区域算力资源调度机制,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
要以开展新一轮深化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行动为抓手,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关键环节打造推出一批标志性重大场景。
要优化人工智能发展环境,加强组织协调,强化人才要素支撑,筑牢安全治理屏障,着力构建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雨林生态”。
8月21日,许昆林还在南京调研了人工智能产业,走访了中国科学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机构、南京钢铁集团的智慧运营中心等点位。
调研中,许昆林强调,人工智能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要深刻认识其带来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前瞻谋划、系统布局,在算力算法、大模型、数据语料、基础设施、产业应用等方面协同发力,大力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更好赋能千行百业。
“观江东”注意到,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
文件提出加快实施6大重点行动,其中包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加快农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创新服务业发展新模式以及“人工智能+”消费提质,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培育产品消费新业态等。
来源:观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