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0日,2023年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江苏站·扬州专场)暨2023年江苏省专利(成果)拍卖季绿色双碳专场活动在扬州市成功举办。100余名与会人士一同“碳”索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加速绿色低碳技术升级。
作为2023年度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江苏站首场活动也是今年专利(成果)拍卖季的首场产业专场,本场活动强化了国家、省、市三级联动,加速省内外优质创新资源集聚。活动前期共征集新能源、资源与环境等相关绿色双碳产业领域681项产业化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对外发布,对接产业需求。
“超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动力总成”“新型长寿命免维护管内发电系统”“纳米新材料在双碳领域的应用”等来自清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电六所等大院大所的一批技术领先、产业化可行性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进行了现场路演,并与专家和参会企业代表互动交流。
“大功率氢能与燃料电池动力总成的研发在大功率、长续航重载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可应用在氢能船舶、氢能环卫、氢能重卡、氢能乘用车及氢能建筑等场景。”扬州某氢能发动机企业负责人、清华大学博士巴善普介绍了该项目创新性、核心技术、主要产品及创新应用场景。据悉,该项目经过北京清华园技术孵化,已经落地。
扬州大学丁建宁校长围绕“碳中和与光伏产业发展”作主题演讲,以光伏产业为例,介绍了光伏技术的研发应用和实施案例及相关新能源领域的成果转化案例。
会上,“垃圾渗滤生化处理后超滤产水非膜法全量达标处理”“真空碳热还原氧化镁制备镁的工艺”等10个意向合作项目现场签约。
双碳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灌溉,活动以科技“含金量”提升发展“含绿量”,同时引入金融的加持,江苏银行扬州分行根据企业需求和项目研发进度,为6家企业共提供6000余万元“技术交易贷”信用产品,有效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